热点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热点新闻

担当实干显风采 同心协力筑新程 ——信息与通信学院高效完成校区搬迁

- 编辑:admin - 2025 / 10 / 09

担当实干显风采 同心协力筑新程

——信息与通信学院高效完成校区搬迁

为响应学校战略部署、优化资源配置,近日,信息与通信学院简洁快速地完成从东校区到西校区的整体搬迁。此次搬迁不仅是学校推进校区功能整合的关键举措,更以“领导带头冲锋、教师主动担当”的生动实践,彰显了学院“不畏难、不推诿、善协作”的担当精神,将“以院为家、事不避难”的主人翁意识融入每一个搬迁环节,成为学院发展历程中弥足珍贵的精神印记。

一、领导统筹:领航定向,层层压实责任

自6月学校明确搬迁规划以来,学院领导班子将搬迁工作作为全院头等大事,迅速构建“责任到人,闭环管理”的工作体系。大家深知此次搬迁不仅是物资的转移,更是对学院凝聚力与执行力的考验。为此,学院第一时间成立搬迁工作小组,明确成员分工,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细化工作计划,将庞大的搬迁任务拆解为“每日可落地、每日可复盘”的具体目标。领导小组坚持每天下午5点召开专题会议复盘进度,根据搬迁现场条件动态调整次日任务,确保“计划不悬空、执行不打折”。从初步方案到最终方案定稿,学院领导班子历经七轮研讨优化与细节完善,最终形成科学可行、保障周全的搬迁实施方案,为后续搬迁工作顺利开展筑牢基础。

1-25100Z940012c.png

1- 1 搬迁布局规划图

1-25100Z94014248.png

1- 2 搬迁布局规划图

面对跨部门协调难、硬件设备迁移风险高、后勤力量紧张等多种难题,领导班子始终冲锋在前。李超副校长牵头统筹整体工作,从搬迁方案的精细化涉及到跨部门资源的高效协调,全程深度参与。在搬迁过程中他多次深入搬迁现场,撸起袖子与教职工一同搬运桌椅、调度物资,以“事事作表率”的作风点燃全员斗志;苏绍培副院长和庹铭川老师紧盯实训室这一教学科研“生命线”,正式搬迁前多次带队测量西校区场地尺寸、反复优化设计布局方案,搬迁过程中,全程守在现场,紧盯设备清点、分类标记、安全运输与调试校准等关键环节,保障每一台精密仪器安全落地;朱华宾副院长统筹行政办公室搬迁,从办公区域整体规划、办公室内部布局设计及配置到办公用品统计整理,每一项都细化到“厘米级”,搬运过程中每次都主动协助后勤人员装卸物资,即便手被划伤,简单包扎后仍坚持在岗,用“轻伤不下火线”的韧劲推动行政办公室区域高效搬迁;邱小波老师则化身“协调专员”,对接后勤处、装备处、信息中心等部门,敲定搬迁车辆、协调场地占用,打通服务搬迁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1-25100Z94030V8.png

1- 3 苏绍培副院长带队测量西区尺寸

1-25100Z94044212.png

1- 4 李超副校长带队搬迁桌椅

值得一提的是,在上学期末搬迁筹备的关键节点,西校区办公室仍处于待完善状态——墙面未平整、网络未通、办公家具尚未到位,临时空间连基础办公条件都难以保障。面对“先等条件成熟,还是主动破局”的选择,学院领导班子毅然以“领导先动”破题,这份“不等不靠、带头扎根”的实际行动,不仅打破了学院职工“等待观望”的顾虑,更将学院“全力推进搬迁”的决心,化作了每天在临时办公区里忙碌的身影。领导班子用担当,为全院教职工注入了“跟着干、一起干”的信心,也让搬迁攻坚的第一步,走得格外坚定有力。

二、教师聚力:践行主人翁精神,攻坚克难

此次搬迁恰逢新生入学准备期,任务重、时间紧,且涉及大宗物资搬运、精密设备拆卸、零散资料整理等大量超出学院常规职责的工作,更棘手的是,后勤处工作人员多为50岁以上的职工,面对搬运重型设备、大量桌椅时力不从心。“不能等、不能靠!”学院一声号召,全院教师毫无迟疑,纷纷以“主人翁”姿态扛起责任,主动化身装卸员”“搬运员”“整理员”,把“学院的事就是自己的事”刻进了每一个行动里

1-25100Z94055b2.png

1-5教师协同搬运桌椅

8月中上旬,搬迁进入攻坚阶段,教师们放弃假期,协同作战,以“时不我待、协同作战”的姿态投身搬迁一线:8月11日,苏院长率领教研室主任、实训室管理员等骨干抢先返校就实训室搬迁率先“破冰”,教师们与后勤职工默契配合,有的钻进实训台底拆卸线路,有的合力抬运重型设备,有的沿途引导运输路线,将每一台设备稳稳护送至西校区;8月21日至22日,东校区搬迁现场热潮涌动,大家自发形成“流水线”——年轻教师蹲在地上打包教学资料,按学科分类贴好标签;有技术经验的教师围在精密仪器旁,协助专业人员拆卸、包裹,生怕磕碰到零部件;力气大的教师组成搬运小队,在楼宇间、楼梯口接力传递桌椅与仪器,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,浸透了衣衫,却没一个人停下脚步,更没人喊苦叫累;8月25日起,工作重心转向西校区,教职工们与后勤处同事配合推进家具安装、电路布线、空调调试等工作,大家遵循“教学优先”原则,严格遵循“先实训室、后办公室”的顺序,优先保障教学核心区域尽快具备使用条件。

1-25100Z94122L2.png

1-6学院教师齐力装车

1-25100Z94134247.png

1-7教师协同搬运桌椅

仅用数日时间,西校区新址便焕然一新,从“杂乱无章、空荡荡的场地”变为设备齐全、布局合理的教学办公区,搬迁效率与质量远超预期,创造了校区搬迁的“信息学院速度”。

1-25100Z9414W05.png

1- 8教师齐心协力打扫卫生

1-25100Z94159324.png

1-9教师齐心协力打扫卫生

三、榜样引领:先行坚守,传递担当暖流

在搬迁攻坚的关键节点,学院教师中的“先锋代表”主动打破“分内事”的边界,用“多做一点、多扛一些”的赤诚,将担当精神从个人行动化作集体力量,让温暖与干劲在搬迁现场处处涌动。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以日复一日的坚守、不计得失的付出,成为大家心中“看得见、学得来”的榜样。

整个暑假,庹铭川老师的身影始终穿梭在搬迁现场,从实训室搬迁方案细化到设备清点登记,从运输路线规划到物资分类打包,每一个环节他都主动参与、全程跟进。为了让运输路线更顺畅,他提前走遍东西校区的楼宇通道,标记出“转弯难点”“承重限制”,选择搬迁最优路线。当发现有些批量物资(如教学资料、教案本、打印机)因“量少”难以协调专用运输车辆,导致堆积在东校区影响后续搬迁时,他没等没靠,用自己的私家车作为搬迁现场的“临时转运车”。短短十余天,他往返东西校区近20趟,有人劝他“休息会儿”,他总笑着说“能早点把东西运过去,大家就能少等一会儿”。

1-25100Z94213602.png

1-10教师协同搬运桌椅

范林东老师为提高短途搬运效率,从后勤处借来三轮车,顶着盛夏的烈日,一趟又一趟地转运办公家具与教学器材,手臂也被晒出了明显的“黑白分界线”,但他从没想过歇一歇。有老师劝他“避开正午高温再运”,他却笑着说:“现在多运一趟,下午大家就能少晒一会儿,早点把实训室和办公室收拾好,开学就能用了。”

1-25100Z94251X3.png

1-11教师协同搬运桌椅

1-25100Z943124Q.png

1-12教师协同搬运桌椅

“康老师,西校区这边需要人帮忙整理实训设备,你方便过来吗?”“沈海老师,东校区还有几箱教学资料没打包,能不能来搭把手?”“贾老师,周末需要有人配合后勤校准实训器材,你有空吗?”——面对这些临时通知,康超、沈海、贾进康三位老师的回答永远是“没问题,我马上到”。他们作为搬迁现场的“应急队员”,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。周末本是陪伴家人的时间,他们却接到通知就立刻赶到学校:康超老师曾在周日早上接到“整理实训室线路”的电话,放下刚端起的早餐就往学校跑,一忙就是一整天,直到把所有线路分类标记好才离开;沈海老师在午休时接到“协助搬运文件柜”的消息,二话不说从家里出发,抵达现场后便和其他老师一起,将沉重的文件柜从货车上卸下,再抬到指定办公室,全程没喊过一声累;贾进康老师则多次配合后勤部门调试空调、检查电路,哪怕是傍晚时分,只要还有工作没完成,他就会留下来帮忙,直到所有设备正常运行才放心离开。

他们没有“这不是我的活”的推脱,也没有“我已经帮过忙”的计较。东校区的搬迁工作接近尾声,需要有人清理废弃的包装材料,他们也主动留下来,一起分拣纸箱、打包泡沫,将可回收的物资整理好交给后勤,不可回收的垃圾装袋运走,直到把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。他们说:“搬迁是全院的事,只要能帮上忙,不管什么时候、不管做什么,我们都愿意来。”这份“随叫随到、不计得失”的奉献,就像一束束微光,汇聚成搬迁攻坚的“暖流”,也带动更多老师主动加入“帮忙队伍”,让“协同作战”的氛围愈发浓厚。

这些榜样的事迹,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,却藏在“多跑一趟”“多扛一点”“随叫随到”的细节里。大家用“超出职责的付出”,诠释了“担当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”;用“不计得失的奉献”,彰显了“以院为家、事不避难”的主人翁精神。正是这样的榜样引领,让担当精神在搬迁现场层层传递,也让全院上下凝聚起“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”的强大合力,为搬迁工作的圆满完成注入了最温暖的“精神动力”。

这些榜样的付出,不是个例,而是学院教职工“敬业奉献、协同协作”精神的缩影。正是这份“不属于职责范围仍主动承接”的担当,让学院在后勤力量紧张的情况下,简洁快速地完成了15间办公室、15间实训室,以及92个工位桌椅、260余张实训课桌、280余台台式电脑、23个文件柜、20多个矮柜,几十大袋教学资料的“全品类、无遗漏”迁移任务,让“担当”二字从口号变成了看得见、摸得着的行动。

四、筑梦新址:新起点,积蓄新动能

新学期第一天学院西校区新址已全面启用,保障教学顺利进行,崭新的环境与深厚的担当精神相互赋能:实训室内,设备调试完毕、布局科学合理,为实践教学与科研创新提供了优质平台;行政办公室里,整洁明亮的环境让教职工工作效率显著提升;走廊里,老师们交流工作的声音充满活力,学生们走进新实训室时的欢笑声,是对此次搬迁成果最好的肯定。

此次搬迁,不仅优化了学院教学资源配置、改善了师生工作学习体验,更重要的是,它以“领导带头、教师担当”的实践,为学院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——这份“不畏难、不推诿、善协作”的担当精神,这份“以院为家、事不避难”的主人翁意识,将成为学院未来发展的“动力源泉”。

1-25100Z9432Y33.png

1- 13 西区教室环境

1-25100Z943411Q.png

1-14西区教室环境

1-25100Z94353600.png

1-15西区教室环境

1-25100Z944043U.png

1-16西区教室环境

从统筹规划到落地执行,从东校区到西校区,信息与通信学院校区搬迁的圆满完成,既是学校战略部署的有效落地,更是全院上下同心协力、担当作为的辉煌成果。搬迁过程中,学校领导与各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:7 月初搬迁初期,陈宇校长带领校办、装备处、后勤部门,结合学院制定的搬迁方案现场指挥调度;搬迁期间,保卫处主动参与大型设备、服务器机柜、超大电视等物资的搬迁工作,为搬迁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站在新的起点,信息与通信学院将以此次搬迁为契机,把搬迁中凝聚的担当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,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研创新上持续发力,书写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!


招生咨询电话:028-36792608、36792609、36792611、36792612
招生咨询QQ:800067858

地址:天府校区:天府新区视高经济开发区花海大道大学路1号 仁寿校区:环天府新区天府大道陵州大学城1号
Copyright © 2006-2021 SCSTC.CN All Rights Reserved.蜀ICP备18005196号-1